資料來源:維基百科日文頁面
金字塔銘文
《金字塔銘文》(The Pyramid Texts)是古埃及已知最古老的聖典,可以追溯到古王國時期。它被認為是在第3王朝到第5王朝之間編纂的,對了解早期埃及的思想非常重要,也是最全面的文本之一。這些文本使用的語言是古埃及語,所有文本都是直排書寫的。
埃及薩卡拉的特提金字塔地下室牆上刻寫的金字塔文。 |
概要
金字塔銘文是刻在金字塔內部的咒語。目前已知的咒語有759段。
這些咒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當時的國王因為只能建造品質較差的金字塔,所以不得不依賴咒語的力量進入天堂的情景。此外,早期的墳墓和金字塔經常被掠奪,國王墓地建設所需的費用也逐漸加大,這導致古埃及人倚賴咒文來確保國王的再生和復活。
金字塔銘文如今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學之一,被認為是多個時代作品的編輯組合。
第五王朝時期的最後一位國王Unas是第一位在他的Saqqara金字塔內刻寫這些咒語的人。這些咒語刻在入口大廳和埋葬室的牆壁上。此外,金字塔文可以在第六王朝的Teti、Pepi I、Merenra I,以及Pepi II等國王的金字塔內找到,還有Pepi II的三位王后(Udjebten、Neith和Iput),以及第一中間期統治埃及的Ibi國王的金字塔內。儘管有些咒文在多個金字塔中是相同的,但在所有金字塔中都有相同咒文的數量非常有限。這些文本後來演變成了在後來時代中所見的文本。在中王國時期,這些文本被刻在貴族的棺材上(這稱為棺材文本)。而這些文本成為了今天我們所知的《死者之書》的基礎。
銘文的構成
這些文本是無順序的,沒有意圖將其係統化或整理成一致的結構。此外,文本內部存在的矛盾也沒有被修正或整理。這反映了古代埃及人的思想,即所有的魔法都有效,將咒語收集在一起可以增強每個咒語的力量。從這個角度來看,他們可能認為將文本整理成一致的結構沒有任何好處。初期的概念被保留下來,以確保提供盡可能多的手段,因此金字塔文本是雜亂無章的。
銘文的內容
這些文本包含了關於神話、傳說、天文學、宇宙觀、地理、歷史事件、儀式、祭典、魔法和道德等各種內容。基本上,這些文本包括了各種讓國王能夠前往天堂的咒語,例如翅膀、階梯、坡道等。
這些文本承諾了國王的永恆性和重生,有時需要神的力量,有時則依賴國王自身的力量來實現。其中最著名的部分是被稱為「食人讚歌」的部分,其中描繪了國王貪婪地吞食諸神,奪取他們的力量以供自己使用的情景。
這些文本由赫利奧多底斯的祭司整理,文本中至少可以找到三種不同的元素。
首先,這些文本清楚地反映了自上一朝時代以來的古老信仰。這些思想是透過口頭傳統傳承下來的,據信在被寫入金字塔文本之前,它們可能已經被記錄在鳥殼陶片等載體上,這些載體描述了古代國王的儀式、上下埃及統一之前的時期的鬥爭,以及吞食習俗等。
儘管食人讚歌中描述了骨頭收集的習俗,但這被認為是一種早期王朝時代嘗試製作木乃伊的嘗試之前的習俗。
大多數咒語屬於第二類,它們反應了國王在天堂的生活。兩種重要的信仰,即星座崇拜和太陽神崇拜,由於其基本相似性而被認為在早期時代就出現了,但在這些銘文中,國王被視為與星座和太陽神拉的同一化。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星座崇拜逐漸被太陽崇拜所吸收,儘管如此,古王國時代的一些國王仍然打破了傳統,以明確與太陽神拉分開,例如謝普塞斯卡夫國王的檔案。
這些文本中的第三個元素反映了歐西里斯信仰在古王國時代末期興起。奧西里斯被擬人化為古代植物生長之神或冥界之王,他的信仰以他在自己的國度中承諾永生的能力為中心。起初,死後的永生只屬於國王,但到了中王國時代,貴族也可以獲得這種永生。
金字塔銘文最好地解釋了這些文本的目的,即整理從未解決的信仰和宗教觀念,然後將這些咒語記錄在墓中,以確保國王能夠在死後繼續獲得各種宗教要素的力量,並將其用於自己的利益。
國王的屍體可以看到這些壁畫咒語,因此可以在通過金字塔內部的通道和房間前往埋葬室的最後旅程中,從這些咒語中獲得力量和精神支持。人們相信國王可以透過這樣做來獲得永恆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