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來源:維基百科日文頁面
突發性射精
突發性射精 (日語:突発性射精)或稱自發射精 (英語:Spontaneous ejaculation),是指在沒有任何性刺激或性相關思考的情況下突然發生的射精現象。夢遺被認為是突發性射精的正常或生理性形式。不僅男性會出現此現象,女性也可能經歷自發性高潮 (英語:Spontaneous orgasm)。
病理性的突發性射精可能以愉悅、無愉悅感或不適感的形式被體驗,並且可能伴隨疼痛。引起病理性突發性射精的原因包括脊髓病變、心理因素、狂犬病以及藥物副作用。在某些案例中,原因可能無法確定。突發性射精可能在沒有誘因的情況下發生,也可能因各種非性情境 (如排尿、排便、非性接觸導致的龜頭刺激、焦慮、恐慌發作、學校考試等壓力)所誘發。
原因
1983年的研究報告指出,患有神經症或統合失調症的患者可能出現突發性射精。此外,也有案例顯示,突發性射精發生於患者感到不安或緊張時,隨後發展為統合失調症。
由於中樞性去甲腎上腺素能神經與不安和性興奮均有關聯,因此可能與突發性射精的發生有關。
藥物相關性
目前已知突發性射精是某些藥物的副作用,多數案例與抗憂鬱藥、抗精神病藥和精神刺激藥等精神科治療藥物相關。常見的相關藥物包括:
‧ 選擇性血清素再吸收抑制劑(SSRI):如西酞普蘭、艾司西酞普蘭、氟西汀、舍曲林
‧ 血清素-去甲腎上腺素再吸收抑制劑(SNRI):如文拉法辛、米那普仑、度洛西汀
‧ 去甲腎上腺素再吸收抑制劑(NRI):如原子西汀、雷福西汀
‧ 去甲腎上腺素-多巴胺再吸收抑制劑(NDRI):如哌甲酯、安非他酮
‧ 三環類抗憂鬱藥(TCA):如丙咪嗪、去甲丙咪嗪
‧ 單胺氧化酶抑制劑(MAOI):如雷沙吉蘭
‧ 血清素阻斷再吸收抑制劑(SARI):如奈法唑酮
‧ 精神刺激藥:如哌甲酯、右旋安非他命
‧ 典型抗精神病藥:如氟噻噸、三氟拉嗪、硫利達嗪
‧ 非典型抗精神病藥:如奧美拉吡、阿立哌唑、扎吡酮
‧ 抗組織胺藥:如非索非那定
治療
突發性射精的治療可以採用以下方式:
‧ 心理治療
‧ 選擇性血清素再吸收抑制劑(SSRI):如帕羅西汀、西酞普蘭、舍曲林
‧ α1受體阻滯劑:如西羅多辛
‧ 抗焦慮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