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來源:維基百科英文頁面
戀鬼癖
戀鬼癖 (英語:Spectrophilia) 是指對鬼魂產生性慾或是對鏡子中的畫面產生性興奮,或著疑似是鬼魂與人類性接觸的現象。
定義
戀鬼癖是戀物的其中一種,指的是被鬼魂或靈魂吸引的人,戀鬼癖也被歸類為是性偏離的一種。有戀鬼癖的人會幻想有關鬼魂的事,並想像鬼魂與自己或是其他人發生性關係的場景。戀鬼癖 (Spectrophilia) 也用來指人類與鬼魂或靈魂發生過性交流的謠傳事件。
研究
有關與鬼魂或靈魂有超自然接觸的紀錄中,經常包括性方面的接觸,而這類型的接觸經常被描述是被強迫且不愉快的。很多有關鬼魂的故事與傳說都有吸引和誘惑的要素。在有關女性鬼魂的故事,常見的類型為女鬼將男人誘惑至死亡,比如拉丁美洲的傳說哭泣女。在西方傳說中,魅魔、夢魔 (Incubus) 與戀鬼癖的現象很相似。魅魔是一種惡魔或著是惡靈,祂們會以人類女性的樣子出現,勾引男人然後吸光男人的精液或是能量。而夢魔與魅魔非常像,但是夢魔是一種男性人類形象的惡魔。與魅魔相似的地方在於,夢魔會吸引人類女性性交,其目的是為了使她們懷孕。Mare則是歐洲民俗傳說中,與上述對象相似的存在。
戀鬼癖的紀錄與睡眠癱瘓症 (鬼壓床) 中紀錄的現象有關,睡眠癱瘓症使人經歷幻覺,通常涉及幽靈這類的對象。據理論推斷,這些幻覺中存在性元素的普遍性可能是由於被壓抑的性挫折或焦慮所致。民俗學家大衛·赫福德 (David Hufford) 估計大約有15%的人口在他們的生命中至少有一次經歷過這種現象。
儘管沒有戀鬼癖現象的科學證據紀錄,在幽靈獵人 (Ghost Hunters) 中經常談論到戀鬼癖,包括美國電視影集Ghost Adventures,以及旅遊頻道 (Travel Channel) 中一個名為「Ghostly Lovers」的節目。
許多愛情故事都是關於人與鬼之間的戀情,尤其是男性人類與女性鬼魂,例如蒲松齡所著的聊齋志異。
虛構作品
有許多電影都使用了這類型的概念,像是《魔鬼剋星(1984)》、《The Entity(1982)》、《銀河飛龍(第七季)》、《第六感生死戀(1990)》、《黃昏乙女×失憶幽靈(2008)》、《靈病(2014)》與《性愛自修室(2019)》。
《歌劇魅影》本身是一個帶有戀鬼癖要素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