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來源:維基百科英文頁面
暴龍的攝食行為
暴龍的攝食行為 (Feeding behaviour of Tyrannosaurus)已經受到了廣泛的研究。暴龍眾所皆知的特性 (下巴、腿以及整體身體設計)曾被解釋為掠食性動物或是食腐動物的象徵。因此,暴龍的生物力學、攝食策略以及飲食已經成為一項研究與討論的熱門主題。
目錄
1. 攝食
2. 腐食性
3. 狩獵策略
4. 攝食行為
5. 同類相食
攝食
如同其他暴龍科的恐龍一樣,暴龍以肉食性動物的身分而知名,這主要是因為牠的牙齒的形狀。根據加拿大阿爾伯塔大學的Miriam Reichel所進行的研究,他們發現到暴龍不同的牙齒根據其大小、位置、鋸齒狀的邊緣以及在嘴中的角度而有著不同的用途,其中前排的牙齒特別設計用來咬住以及拉扯,另一邊下巴的牙齒是用來進行穿刺,而後排的牙齒則是專門為了將獵物切片並將其送入喉嚨中。Reichel也提到了暴龍口中香蕉形狀的牙齒是為了承受劇烈掙扎的獵物所帶來的作用力,否則獵物有可能會將鋒利、平坦且刀鋒狀的牙齒折斷。
根據Stephan Lautenschlager以及其同事的研究,他們將暴龍與同為獸腳亞目的異特龍還有死神龍進行比較,計算出暴龍下巴最大的張開角度大約為80度,這種巨大的角度是一種必要的適應,其目的是為了提供暴龍強大的咬合力。
一份來自英國布里斯托爾大學Emily J. Rayfield的研究支持了暴龍使用穿刺以及撕扯的攝食策略的說法。在這種策略中,暴龍會使用強大咬合力驚嚇獵物,然後將牙齒拖進獵物的肉與骨頭中。該研究還發現到暴龍突出的頭骨很適合承受咬合力以及切割力,其強壯的鼻骨可幫助暴龍承受緊壓與切割時的壓力,而淚骨則可讓頭骨承受各種不同的壓力。Rayfield的研究還發現,暴龍臉頰上的上頜骨縫合處有類似於避震器的作用。這些關節擁有軟組織,能夠吸收在咬合時受到的壓力。
腐食性
關於暴龍是掠食性動物還是腐食性動物的爭論,其歷史幾乎與爭論暴龍運動方式的時間一樣久。Lambe在1917年曾描繪過暴龍近親蛇髮女怪龍的完整骨骼系統,然後得出暴龍是完全的食腐動物的結論,因為蛇髮女怪龍的牙齒幾乎沒有任何的磨損。但是這種論點已不在被認真看待,因為獸腳亞目的恐龍其牙齒的替換速度相當的快速。自從暴龍首次被發現以後,大部分科學家將其推斷為掠食性動物;如同現代的大型掠食性動物一樣,只要一有機會暴龍就有可能吃掉或是偷走其他掠食者的戰利品。
古生物學家傑克·R·霍納是主張暴龍為完全的食腐動物,完全不進行任何主動狩獵的主要支持者,儘管他本人宣稱從未在同行審查的科學文獻中發表此一想法,他的目的是為了教導大眾(尤其是孩童)在科學中沒有證據就做出假設的危險性。但是,霍納仍然在大眾文學中提出幾個幾個論點來支持暴龍是完全的腐食性動物的假說:
‧ 暴龍的手臂與其他知名的掠食性動物比較起來,長度非常的短。霍納主張,暴龍的前肢過於短小,無法產生足夠的力量抓住獵物。然而其他古生物學家如Thomas Holtz Jr.還有James Farlow提出了不使用前肢來狩獵的動物的例子,例如狼、叫鶴還有蛇鷲等。之後Holtz更聲明了前肢不只是使用在抓捕獵物的動物例子,如犬科動物以及鬣狗。他也舉例了已經滅絕的動物的例子,如加斯東鳥以及恐鶴。Gregory S. Paul則引用袋狼作為另一個例子。
‧ 暴龍擁有巨大的嗅球,這表明了牠擁有高度發展的嗅覺,能夠在極遠的距離下聞到屍體的味道,類似於現代禿鷲的能力。因為禿鷲主要為食腐動物,因此有人認為,如此高度發達的嗅覺可能意味著暴龍也是食腐動物。然而,Farlow和Holtz指出良好的嗅覺也用來探測活著的獵物或是和獲取食物無關的行為。Darla K. Zelenitsky、Francois Therrien以及Yoshitsugu Kobayashi在2009年的研究中討論到到龍的嗅覺,並聲明這並非為動物使用特定攝食策略的跡象(掠食者與食腐者),而是表明暴龍科的動物例如暴龍在低程度光線的環境下仍然能保持活躍的行動,使用嗅覺尋找食物並且在巨大的活動範圍內進行導航。
‧ 因為暴龍的某些潛在獵物移動速度非常快速,一些認為暴龍的行動方式為行走而非奔跑的證據可能表明了暴龍是食腐恐龍。另一方面,目前的分析認為暴龍的速度雖然比現代大型陸地掠食者還要慢,但是卻足以獵捕鴨嘴龍還有角龍亞目的恐龍。
其他的一些證據則表明了暴龍擁有狩獵的行為。暴龍的眼窩位置使得牠們的眼睛朝向前方,並讓暴龍具有稍微優於現代鷹類的雙眼視覺。霍納也指出,在演化的歷史上暴龍不斷的在提升雙眼視覺。
狩獵策略
關於暴龍可能的狩獵方式,目前存在著好幾種看法。儘管在藝術與各種媒體中,成年的暴龍被描繪成經常攻擊其他大型的恐龍,但是研究認為這種類型的行為是很少見的。與其他的肉食性恐龍與一般的現代肉食動物一樣,暴龍可能偏好於以小型動物作為目標,包括大型恐龍物種的幼體。一份在2010年由Hone & Rauhut所做的分析認為這可能稍微解釋到化石記錄中普遍缺乏小型和幼年恐龍骨骼的情況。暴龍科的恐龍如暴龍似乎已經演化出專門用來咬碎並吞食其獵物骨頭的能力,因此暴龍捕食幼年恐龍的行為可能會使得化石化的骨骼數量減少。
有些研究則認為,暴龍在不同的生命階段偏好著不同類型的獵物。在K. T. Bates與P. L. Falkingham在2012年的研究,他們發現成年暴龍和幼年暴龍的咬合力存在很大差異。且根據這項研究,暴龍在成年期間才擁有強大的咬合力。
攝食行為
某些研究關注於暴龍複雜的攝食習慣。暴龍以及大多數獸腳亞目的恐龍在處理屍體時,會像鱷魚一樣進行頭部的橫向擺動。由於頸部椎骨平坦的關節,暴龍的頭部無法像異特龍超科的頭骨一樣擁有靈活的機動性。Eric Snively與Anthony Russell在2007年發表的研究中闡述了暴龍擁有強力的脖子,使其能夠快速攻擊獵物並進行複雜且具調製性的慣性攝食行為,這是一種現代主龍類所使用的攝食方法,當中包含了掠食者將肉絲成塊狀,將肉塊拋到空中然後將其吞下。由落磯大學(University of the Rockies)的Denver Fowler領導的一個古生物學家團隊,在分析過各種不同的樣本後,發現到暴龍使用了一種複雜的攝食策略來捕食三角龍。這種策略涉及到了獸腳亞目的恐龍透過撕裂來改變死亡的三角龍頭部位置,這樣就能食用營養豐富的三角龍頸部肌肉。有關暴龍牙齒的研究揭露了該種動物的齒列比過去古生物學家所想像的還要複雜。研究者Kirstin Brink以及Robert Reisz等人發現到暴龍和其他肉食獸腳類恐龍配備了對於肉食動物來說非常複雜的牙齒。
同類相食
2010年,Currie、Horner、Erickson以及Longrich的一項研究被用作暴龍之間同類相食的證據。他們研究了一些骨頭上有齒痕的暴龍樣本,發現到這些暴龍屬於同一種類。樣本上的齒痕發現在肱骨、足部骨頭以及蹠骨,因此這些傷痕被認為是一種機會主義的食腐行為,而非種內競爭所造成的結果。研究者提出說,在戰鬥中要咬住對手的腳掌是很困難的,更有可能的原因應該是在屍體上所留下的齒痕。由於這些咬痕是在肉質相對較少的身體部位所留下的,因此被認為是暴龍在食用一具多肉部位已經被吃掉的屍體。研究者們同時對於其他暴龍科恐龍進行同類相食的可能性保持著開放態度。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