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來源:節錄自維基百科英文頁面 (https://en.wikipedia.org/wiki/Politics_of_Cambodia)
柬埔寨的政治
柬埔寨的政治是在君主立憲制的框架內定義的,國王為國家元首,總理為政府首腦。共產主義的崩潰引發了導致越南武裝部隊撤出的事件,越南武裝部隊自紅色高棉垮台以來就在該國建立了存在。目前生效的1993 年憲法是根據1991 年《巴黎和平協定》頒布的,隨後是選舉在聯合國柬埔寨過渡當局的主持下組織。憲法宣布柬埔寨是一個“獨立、主權、和平、永久中立和不結盟的國家”。憲法還宣布實行自由、多黨民主,其中權力下放給行政、司法和立法機構。然而,自 1985 年以來一直掌權的首相洪森沒有有效的反對力量。在反對黨CNRP 和 KNLF被取締後,他的柬埔寨人民黨在 2018 年贏得了國民議會的全部 125 個席位. 在 CNRP 解散後,KNLF 成為流放丹麥的主要反對派。如果將在 2022 年和 2023 年全國舉行的社區選舉,沒有歐盟或聯合國等國際觀察員。政府被認為是專制的。
行政權由王國政府代表君主並徵得君主同意行使。政府由總理領導的部長會議組成。副總理、高級部長和其他部長等理事會成員協助總理履行職責。立法權屬於兩院制立法機構,由國民議會和參議院組成,國民議會有權對法律草案進行表決,即具有審查權。在兩院通過立法後,法律草案將提交給君主簽署和頒布。司法機關的任務是保護公民的權利和自由,並作為爭端的公正仲裁者。最高法院是該國的最高法院,負責受理下級法院就法律問題提出的上訴。成立了一個名為憲法委員會的單獨機構,以提供對憲法和法律的解釋,並解決與立法機關成員選舉有關的爭議。
自 1997 年金邊政變以來,柬埔寨人民黨一直主導著政治格局。其他著名政黨包括保皇黨FUNCINPEC和2017 年被最高法院解散的前柬埔寨救國黨。比較政治學家Steven Levitsky和 Lucan Way 將柬埔寨描述為“競爭性威權政權”,一種具有重要意義的混合政權類型民主和專制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