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來源:維基百科英文頁面

 

硬奇幻

  硬奇幻 (Hard fantasy)是一種文學術語,專指奇幻文學中的某幾種類型,特別是當前故事中設定在(或是聚焦在)一個有邏輯性、可被認識的世界觀中。以其定義來看,該名詞類似於「硬科幻」一詞,實際上硬奇幻一詞就是來自於硬科幻作品,兩者都以嚴謹且邏輯性的方式建構各自的世界觀。然而,硬奇幻一詞有好幾種用法,其中一位名叫Misha Grifka-Wander的學者認為該術語既不受到歡迎,也沒有準確的解釋。

 

定義

  根據1997年出版的奇幻百科全書(The Encyclopedia of Fantasy)中的內容,美國科幻作家兼學者Gary Westfahl將硬奇幻定義為在其故事中,魔法是一種近乎系統化的自然力量,並且總是遵守著相同的原則與規則,這種奇幻故事的設定相當於「硬科幻中的『科學問題』。在硬奇幻故事中,主角必須以邏輯方式解決一個具有挑戰性的魔法情境」。他指出,當作家約翰·W·坎貝爾擔任《Unknown》雜誌的編輯時,坎貝爾曾推廣這種類型的幻想文學。在《幻想文學 A 到 Z》中,Brian Stableford 認為硬奇幻「可能是該術語最有價值的運用」。

  其他硬奇幻文學的例子則有美國作家布蘭登·山德森所提出的硬魔法與軟魔法的系統光譜。山德森將不遵循嚴格規則、但保有奇幻感的魔法稱為「軟魔法」,而「硬魔法」則是指擁有明確規則,且作者會清楚描述其運作方式的魔法系統。Emily Strand認為,這種分類受到 Orson Scott Card 及亞瑟·C·克拉克第三定律的影響。

 

例子

  以上述定義被認定為是硬奇幻的作品包括:

‧ Trouble with Water (1939,H. L. Gold著)

‧ Magic, Inc. (1941,羅伯特·海萊恩著)

‧ Lord Darcy 系列 (1964–1979,藍道爾·嘉瑞特著)

‧ Master of the Five Magics (1980,Lyndon Hardy著)

‧ Dragon Cauldron (1991,葉祥添著)

‧ 迷霧之子 (2006–2022,布蘭登·山德森著)

 

其他用途

  斯塔布爾福德曾指出硬奇幻一詞有好幾種不同的用法,起初是由在1980年代後期的歷史奇幻作家,描述那些對於史學與人類學設定相當準確,但仍包含某些魔法或神話元素的作品。他舉了Christian Jacq為例子。

  Michael Swanwick 在他的文章《In the Tradition》中,,使用「硬奇幻」這一術語來討論主要幻想作品是否能為該類型提供一個結構,類似於硬科幻對整個科幻文學的影響,最終得出的結論是:這是不可能的。

  Fernando Savater 將「硬奇幻」與「軟奇幻」作了一個對比。他形容「軟幻想」是「無結構的」且「無定形的」,例如《愛麗絲夢遊仙境》與《The Dream-Quest of Unknown Kadath》。而「硬奇幻」則遵循並推演出特定規則;Savater 以凡爾納、H.G. 威爾斯、奧拉夫·斯塔普雷頓以及《羅摩相會》為例。

  在短篇小說選集《現代奇幻大師》(Modern Masters of Fantasy)的序言中,編輯 Gardner Dozois 提及了一種名為「硬奇幻」的次類型,他將其描述為「一種界定模糊的混合體,融合了托爾金式奇幻、技術導向的硬科幻,以及蒸汽龐克」。Dozois 所舉的例子包括 Michael Swanwick 的《The Iron Dragon's Daughter》、Walter John Williams 的《Metropolitan》,以及 Ian R. MacLeod 的〈The Giving Mouth〉。

  該術語也被用來形容那些經過精確研究而創作出的奇幻文學。

 

參見

硬科幻

科學奇幻

軟科幻

Technofantasy (科技幻想)

未知 (雜誌)-一本專注於硬派奇幻的紙漿雜誌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奇幻文學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紅色辣椒人 的頭像
    紅色辣椒人

    紅色辣椒人

    紅色辣椒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