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來源:維基百科英文頁面
對英國人的刻板印象
對英國人的刻板印象可在許多文化中被發現到。有些刻板印象是關於英國的特定族群,另外一些則是針對英國的一般國民。
常見的刻板印象
禮貌
無論是在歷史上還是在現今,世界各地的許多人經常將英國人與良好的舉止聯繫在一起,與加拿大人類似。
幽默
英式幽默以其諷刺、黑色喜劇和諷刺的運用而聞名。蒙提·派森是英國著名的喜劇團體,另外一些最受推崇的喜劇,例如《非常大酒店》和《豆豆先生》都源自於英國。
茶
喝茶——特別是氧化程度較高的紅茶——被視為英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茶最初在 17 世紀作為奢侈品引入,來自殖民地印度的廉價進口商品使其消費量在 19 世紀下半葉顯著增加。
2017年的調查顯示,英國的人均茶葉消費量位居世界第12位,並且幾乎75%每天喝茶的英國人每天至少喝兩杯。
其他熱飲,尤其是咖啡,在英國也很受歡迎。
缺乏情感
英國人通常被認為是保守和不感情用事的。這種觀點得到了流行的英國短語的支持,例如“僵硬的上唇”,意思是在面對困難時表現出無感情和堅定的外表;“保持冷靜,繼續前進”,取自英國政府為二戰做準備而製作的勵志海報;以及“永遠看到生活光明的一面”,這句話取自Monty Python 一首流行的喜劇歌曲,講述在最可怕的情況下堅持下去。
牙齒
美國人經常開玩笑說英國人的牙齒不好。這種刻板印像似乎源於美國人對牙齒健康的獨特看法,其中人工拉直和美白的牙齒(有時稱為“好萊塢牙齒”)是最健康的,但這主要只影響牙齒的外觀並且一些證據表明,人工美白實際上對牙齒健康有負面影響。事實上,英國的牙齒在世界上排名第五,美國的牙齒排在第九位。
關於英國牙齒的笑話出現在美國流行文化中。在《辛普森一家》的“斯普林菲爾德的最後出口”一集中,一位嚴格的牙醫給拉爾夫·維格姆看了一本名為《英國微笑大書》的虛構書,書中描繪了一名女王衛隊成員和牙齒誇張地彎曲的查爾斯王子,以此嚇唬拉爾夫·維格姆去刷牙。 2014 年,由Georgia May Jagger主演的Rimmel化妝品電視廣告成為網絡迷因。在廣告中,Jagger 說“打造倫敦造型”,觀眾最終將“倫敦造型”與她的門牙之間有縫隙。
食物
人們經常開玩笑說英國食物要麼品量差,要麼無法食用。從歷史上看,二戰之後英國美食總體上相當平淡,但全球化和大規模移民使其變得更加多樣化。
單語制
人們普遍認為英國人只會說英語。這有一定道理,因為(就像在許多英語國家一樣)雙語水平相對較低。此外,以英語以外的語言作為第一語言的人數相當低,尤其是在英國出生的人中,甚至在那些出生於英國的人中直接移民血統。然而,大多數英國學童至少接受幾年的法語、德語或西班牙語必修課。這種情況過去發生在中學一年級,但在較早的年齡教授外語已被認為越來越重要。
國外反社會行為
在一些旅遊密集的歐洲國家,如塞浦路斯、希臘和西班牙,英國度假者與反社會和暴力行為密切相關,通常與酗酒有關。與美國人類似,英國遊客也被刻板印象為在與外國人交流時更喜歡用英語大聲喊叫和說得慢一點,而不是努力使用當地語言(見上文“單語主義”)。
天氣
英國的天氣常常與雨和霧聯繫在一起。在刻板印象中,英國人經常被描述為頻繁討論天氣。
足球流氓行為
足球流氓行為在世界上與英國有著密切的聯繫。以至於它常常被稱為英國病(British disease 或是 English disease)。1985年,英國首相柴契爾夫人成立了「戰時內閣」,以打擊足球流氓行為。足球流氓行為與海瑟爾球場慘劇等事件有關。然而,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英國政府帶頭廣泛打擊與足球相關的暴力行為,英國球迷現在在國外擁有更好的聲譽。
參見
‧ 反英情緒